返回

步入中枢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章 破 茧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分钟后,方言又抽出一支同样得银针,用同样的手法,刺在距第一个银针相邻约10毫米的位置…

    嗤嗤声持续30分钟后…方言依次缓缓的拔出两支银针,擦了擦脸颊上的汗水,有气无力的说:“出去吧!”

    5、崭露头角

    门口;段飞的父亲焦急的转来转去;段飞的舅舅面色沉重,在门口转着圈,搓着手;段飞的小姨泪眼汪汪的,旁边站着几个亲戚女眷,紧盯着抢救室门口…

    门突然开了,方言疲惫的身影出现在门口,大家都涌了上来,七嘴八舌的说:“怎么样…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段政委见方言脸色苍白,神情疲乏。果断的制止大家,关切看着方言,柔声说道:“小方,什么都别说,先去会议室喝点水,休息休息!”说着就拉起方言的胳膊,向会议室方向走去。

    就在此时,后面的段飞插话说道:“小郎中,是不是姥姥有救了?”

    方言还没来得及回应,就见段政委,回头怒斥了一声:“好好的名字你不喊,乱起什么小号!”

    方言侧头,斜着眼挑衅的看了看段飞,只见段飞;嘴皱成包子,一脸无辜,小声地嘟囔着:“他叫我"小胖子"你咋不说。”

    当一群人走进小会议室,投影仪已经打开,桌边坐着几个白大褂,估计专家组成员都在这。看见段政委和张院长一同进来,肩膀上将星闪耀,大家不约而同站起身,齐声叫道:“首长好!”

    段政委边走边压压手,等大家坐定了,张院长才说:“李大夫,把病人的情况给方专家介绍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不用麻烦了”。只见方言拉开靠背椅子,站起身,走到李大夫跟前,左手拿起X光片,轻轻抖了抖,对着灯光看了起来,一会他又拿起病历和处方对照着看了一会。然后走回座位,清了清嗓子说道:“病情已经清楚,我也看了病人的用药情况,基本都是清血化淤,疏通血管类的西药,还算中规中矩!”

    这时,方言发现,斜对面的李大夫,一脸的不自然,眼里喷射着浓浓的不满。

    方言也没想太多,接着说:“但是…”

    所有人都抬起头,目光盯向方言,大家一脸的不可思议:“难道用药有问题?”

    “但是,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,病人快80岁了,长年患病,身体羸弱,心脏有旧伤,导致心跳乏力,心脏出现衰竭,心脏缺乏动力才是病症所在!

    段政委侧头看了看张院长,又看了看现场的专家医生。

    接着又听方言说道:“水泵压力不足,即使化开的淤泥也很难清理出去,产生的积压污渣会再次形成凝结”。

    这时会议室出现了嗡嗡的议论声,多数专家都在思考心脏动力的问题。

    这时,李大夫站起身来,脸色涨红着直视着方言,大声反驳道:“病人的治疗方案是专家组议定的,用药也是经过深思熟虑,而且用的都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药,难道这样治疗会有问题?你不免也太狂傲了!”说完,眼光扫视了现场的专家,见大家点头,就得意的坐下,挑衅的看着看方言。

    方言微一欠身,抿了一口茶,环顾了一圈,见大家都用质疑的眼光看着自己,也没有想要再说话的人。

    接着又说道:“病人侧壁血管被挤压弯曲,凝结物堵塞,导致血管鼓胀,血流缓慢,长年累月,导致化解的淤堵物不能及时有效的被清除出去,形成二次凝结…

    我认为,目前首要任务是;增强病人的心动力,让化解开的瘀血能顺畅快速循环,从而增强心脏自我调节能力。

    方言抬头看了看专家组方向,继续说道:“想要缓解病情容易!但想要消除病根,还需要长时间的药食调养”。说完,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起来。

    能缓解病症,还能消除病根?就这么简单?

    众人面面相觑,不敢置信。半个小时前还喊生喊死的,半个小时后说能消除病根,这就是说;老太太有救了?

    这时,坐在方言正对面,一位头发花白,戴一副深度眼镜,五十多岁的专家发问了:“我叫陈旭东,请问方大夫,你进病房才半个多小时,就说能够缓解病情,乃至消除病根。这结论下的,是不是有点草率了?我在心脑血管疾病,临床领域几十年,遇到这种病人数不胜数,从来没有谁敢肯定的说,能消除病根,何况我们的病人,目前还处于昏迷弥留状态。方大夫,我想知道;你如何能让病人先苏醒过来?”说完,深深的看着方言。

    方言轻轻放下茶杯,调整了一下坐姿,面带微笑的说道:“因为病体瘀血已经化开,被阻塞的血管已经恢复通畅。心脏压力已减轻,按时间算病人应该快醒了”。说完抬起手腕,看了看自己那块黑色的电子表…

    听到方言的话,全场哗然…

    李大夫又站起身,大声说道:不可能!病人血管中堵塞物少说也有4毫米,你一不用药,二不用机械设备,半个小时就能化解了?何况又没有做造影,你如何肯定淤块已经消除了呢?

    就是,就是,太匪夷所思了!这时,人群中又传来嗡嗡的议论声

第1章 破 茧(4/2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